每日早上10:00到下午06:00【國定遇紅假休】

話中秋 - 月圓人團圓

2024-09-12

"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"

      王維的千古名句道盡遊子心聲,不知引起了幾許迴響共鳴。古往今來,離人浪子每逢佳節,思鄉之情、漂泊之痛便油然而生。節慶愈熱鬧繁囂,文人墨客的鄉愁愈濃重難熬。

       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,又稱仲秋節、團圓節、 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十五夜;在台灣亦被稱為秋節,是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。中秋節始於何時,未有定論。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《周禮》,讀為仲秋,指的是農曆八月。該段落記載在農曆八月,樂官會在晚上擊土鼓、吹《豳》詩,迎接天氣變寒。中秋用於指中秋節,則遲至唐朝,如劉禹錫《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》:「暮景中秋爽,陰靈既望圓」。

《大戴禮記》和賈誼《新書》記載「三代之禮,天子春朝朝日,秋暮夕月」,「朝日、夕月」即是古代天子祭拜日、月的活動。據《通典》,天子是在「春分朝日,秋分夕月」。雖然祭月的習俗遠至周代,賞月、翫月的記載見於劉宋,不過成書於南北朝的《荊楚歲時記》沒有中秋習俗的記載,因此中秋節可能遲至唐朝才興起。而有中秋賞月的習俗。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意境清麗,是詠中秋的名篇。

中庭地白樹棲鴉,冷露無聲濕桂花。

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。

  月光灑在中庭,雪白如霜。樹上鴉雀歸於寧靜。夜涼如水,清冷秋露無聲打濕庭中的桂花。中秋之夜,仰望天穹,不知那綿綿思念會落在何家。"地白"、"棲鴉"、"冷露"、"桂花"等意象,把讀者帶進空靈澄澈的境界。在皎潔月光下,人間上演着多少悲歡離合,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?

         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,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、團聚,並且會祭祖,感謝祖先庇佑。 所以,您    多久沒有與家人相聚?找個時間,回家吧!

與我聯繫

拜訪我們
    板橋區民生路一段33號6樓, 220 新北市

打電話給我們
    02-29500180

電子郵件
    ge.goodeasy@gmail.com

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

您可輸入收取之電子郵件地址,本司將不定期發送佈丹新品EDM或電子季刊予您。
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